辛允星,浙江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致使乡村的凋敝景象日益凸显,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空心村”,还有不少村庄从此彻底消失。
《都市快报》曾在年刊登过题为《全国每天消失80个村,江西一村庄仅剩1人》的报道,引用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透露的消息,说中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万个,而当时则只剩万个;接着又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研究员提供的数据:在到年的二十年时间里,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我国的行政村数量从多万锐减到64万多个。另外,民政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从年到年,全国村民委员会的数量逐年递减,从64.4万下降到59.0万,平均每年减少多个村委会。
以上数据从宏观层面上展示了中国农村人口规模日益缩小的大趋势;但即使如此,中国至今仍然还有几十万个村庄,生活着五亿以上的常住人口,那么,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如何呢?
▲年,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67岁的薛丕忠、老伴杨桂兰和孙子在自己家里。薛丕忠家里有十几口人离开农村,外出打工或上学。新浪·广角镜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我经常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疾首的现象,即,这些“尚未消失”的村庄也正在面临人心涣散、人情冷漠、干群矛盾尖锐、政治生活的“黑社会化”等诸多问题,甚至还有个别农村出现了“有人去世、无人抬棺”的现象,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广大农村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获得。
可以说,农村常住人口与村庄数量双双直线下降,而现有的村庄也已经难以发挥凝聚人心、团结协作的组织功能,这两个方面共同演绎出了中国农村走向衰败的鲜活景象。
如果说,一些村庄的消失可能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没有必要产生过多的忧心,那么尚未消失的村庄出现有些学者所说的“原子化”现象,却理应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