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讯随着苏陕交流的深化,江苏宝应和陕西定边两县的合作更加广阔、深入,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开展了对口合作,苏陕工作队把宝应县实施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带到定边,把宝应畜禽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和成熟的畜禽水产养殖经验带到定边。宝定对口协作选派专业技术专家,在吸取前几任宝应支边专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克服环境、语言交流等各方面的困难,迅速投入各项工作。宝应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高级畜牧师郭苓7月份来到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农业畜禽种业服务中心工作。工作以来,他积极参与定边县开展的机关作风整顿工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参加各项活动,作为宝定对口协作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农业工作组组长,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及时了解小组全体成员工作状况和心理情绪,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参加榆林市定边县开展的第三次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定边县从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现有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进行全面普查,查清群体数量、区域分布等情况,重点普查17种传统畜禽、16种特种畜禽遗传资源,摸清全县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家底和种质资源发展变化趋势,开展抢救性收集保护工作,填报《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和《县级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汇总表》,进行网上审核和录入。郭苓作为定边县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技术专家组成员,一是积极参与制定了《第三次定边县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二是详细介绍了宝应县在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三是认真开展了技术培训,培训人员人次,发放培训材料85册,上高山,走高原,登场入户上门指导普查员开展普查。申彬,常年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着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这次来定边,由于气候不适导致胃疼。定边的养殖场,由于当地特殊的环境和地理位置,大多建于高原深山之中。但申彬仍然坚持经常深入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和畜禽规模养殖场,当面进行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监管,指导和督查畜牧业安全生产。提示养殖户、养殖场及时疏通供、排水管道,做好防汛准备,避免畜禽因自然灾害导致畜禽伤亡和圈舍受损。手把手指导村级防疫员、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智慧动监APP的注册、备案、耳标发放、免疫信息填报等内容,并耐心解答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刘江淮,作为本批最年轻的水产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这次支边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定边县水面资源少,大型水产养殖场少,缺乏水产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刘江淮到来之后,直接负责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大棚养殖项目和定边县农业种质资源水产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大棚养殖项目是苏陕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宝应和定边两县都十分重视该项目的建设。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一期大棚和生产厂房已经全部建成,不久便可投产。养殖基地使用深井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同时充分利用定边县丰富的盐池资源,使用盐池中的矿物盐调节虾池池水盐度,以达到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及时向定边县农业农村局领导汇报项目建设情况,多次实地考察推动项目的开展,针对养殖场大棚建设、场地规划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对养殖大棚对风沙的抵御能力、养殖尾水净化池的规范建设和对虾养殖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积极向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确保该项目在定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定边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技术专家组成员,主要负责调查定边县四大养殖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收集水产品样本信息并上传系统,在本次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细致了解了养殖户的生产需求和养殖情况,对养殖户提出的在大棚养殖小龙虾的虾池中如何增加小龙虾的摄食量、改善水体溶氧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苏陕工作队队员们怀着对陕北革命老区的崇敬之情,积极参与投入到苏陕交流合作工作当中,真心投入,真诚交流,努力工作,带着技术与热情,融入当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变成一粒金色的种子,在当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将建立长期协作交流机制,拓宽本地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郭苓说,将向组织部门提出请入优秀的技术专家常年开展定向技术交流,把东西部对口协作交流引向深入,为致富老区、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吴琼整理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责编: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