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明史》
《明史》中记载,张献忠是一个嗜杀如命的大魔头,有着“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这样一句贬评。
还特别立碑明志,上书:“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就是有名的"七杀碑"。
"七杀碑"是否真的存在,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清朝为了营造张献忠嗜杀的形象。
不过,张献忠生前却有一则典故,这典故便是他曾逼迫一和尚吃肉,否则就会屠城,和尚碍于威压只能遵从,却留下一句千古名言,至今已是妇孺皆知!
张献忠,公元年——公元年,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明末时期农民军的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在现代社会,有一个网络名词,为“外貌协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是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内在。
古人有言,不可以以貌取人,但在古代,大多英雄豪杰于史书中都有着相貌不凡的特点。
据《明史·张献忠传》记载,他长得“黄面长身虎颌”,颇有一股气势,人称“黄虎”,不知道,金庸笔下的“金毛狮王”谢逊是不是按着张献忠的模子写出来的。
张献忠年少时曾读书,后又参军,因犯事当斩,主将竟然看他相貌奇特,有些不忍,于是为张献忠求情。
于是,张献忠被打了军棍,从军中除名后,流落于民间。
但凡农民起义,大多都是灾情不断,朝廷也不管事,眼看即将饿死的农民们,便会铤而走险,举兵起义,只为了能够活命。
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爆发灾荒,朝廷财政拮据,没法赈济灾民,面对生死存亡之际,各地先后发生农民暴动,他们铤而走险,举兵起义。
崇祯三年,张献忠也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响应王嘉胤等暴动,自号“八大王”。
张献忠年少时读过书,并且曾有过正规军的经历,这些经历让张献忠在农民军中如鱼得水。
再者,张献忠本身就为人多智谋,果敢勇猛,很快就显示了指挥才能,之后,张献忠在农民军中屡立战功,原本的数十人、数百人,也迅速发展为了数千人,直到最后的数万人。
很快,张献忠就成为了一支最强大的军队。
张献忠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众多起义军领袖中,张献忠的性格最复杂,经历最传奇,因而外界传说也最多。
最终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无法在四川立足,选择自成都撤离时,为了报复四川人民的反抗,张献忠曾下令“剿洗全城,不留一人”。
张献忠在四川杀了不少人,这是事实,但却不像《明史》中说张献忠起义以来,一共杀了六万万人……
这么多的人,一看就是不真实的数据。
不过,在此期间,却流传着这样一则典故。
这典故说的是,张献忠在攻打重庆时,曾在城外一座寺庙里驻足,在此期间,张献忠与部众们大吃大喝,看到庙中和尚们在吃素,张献忠一时就想着捉弄一下那些和尚。
于是,张献忠就逼迫这些和尚像他们一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当时有一位名叫破山的和尚,说他们可以吃肉,但张献忠破城之后不可屠城。
张献忠答应了破山,声称绝对不会屠城,于是,和尚便一边吃肉,一边念叨着这样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破山表示,自己为了救众生,这才破戒。
此后,这句话也随之出名,一直流传至今,不过却是一个有些悲壮的典故!
参考史料:《明史》,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