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跑驴是流传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民俗社火中的一种传统民间歌舞表演形式,跑驴通常尾随秧歌队后即兴表演。后经著名艺人张有万和舞蹈家孟海平加工整理,已成为重要的陕北民间舞台表演艺术。其特点是将“驴”拟人化,生动风趣,观赏性佳。靖边跑驴于年6月14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当地有关靖边跑驴的传说有三:
其一:靖边跑驴最早是来自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这一故事,民间艺人据其创作并且传承下来。
其二说:是明成化年间是由靖边民间艺人姚福根据当地盛兴的“跑竹马”改编发展而成的。
其三说:是从民国初从定边、安边等地流传入。
根据现在靖边跑驴的艺术水平、普及程度、舞蹈本身古韵,及靖边人民春节“社火”离不开跑驴的习惯,说明其历史悠久,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靖边县,史称“夏州”、“朔方”,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西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旗相邻;南与延安市子长县、安塞区、志丹县、吴旗县四县接壤;东西分别与横山县、定边县毗连。
靖边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多风沙夏季旱,秋雨连绵冬严寒”,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民谣。无霜期天左右,年平均日照小时,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年平均蒸发量毫米(是降雨量的7倍多),6级以上大风每年有30-50次。
道具的制作
在过去,陕北靖边跑驴所用的“驴”是用竹条、麻绳编制框架,外加报纸粘贴,最后用颜料涂刷而成,中间用柳条连接,制作时分前后两截。下部用以黑布,再用两把笤帚装进一条裤子的双腿内,加上鞋和袜子、绑腿带,做成假腿。
表演者在演出前先将道具挂绑在腰间,假腿挂在鞍的两侧,表演者露出上半身与两条假腿形成一个整体,即可进行表演。
赶驴者,则挂着一个柳筐筐,拿着一根赶驴的红缨子鞭杆,腰间挂一支旱烟锅和绣着山丹丹花的烟袋,头上扎白毛巾,戴一支夸张的鼻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