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北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迁精神”激发着中国新一代大学生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当时,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上海青年毛裕贵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怀揣着建设祖国大西北的梦想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从上海来到了定边,开启了他为“点亮”定边奋斗的一生。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今年已91岁高龄的毛裕贵,不但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定边电力事业,并且已经在定边落户生根。当很多人问他后不后悔把根扎到这个小县城时,毛裕贵却这样回答:“我不后悔,生活在哪里都是过,但定边却从一个没通上电的小城到现在的满城灯火,让我看到自己为人民的需要所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的。”
吃尽苦受尽累,只为电力照明千万家
年,毛裕贵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了西安,年又辗转来到定边。从黄埔江畔到黄土高坡,从满是霓虹灯的大上海到一个还没有通上电的西北小县城,尽管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往后的现实工作与生活都让他一生刻骨铭心。
“我当时是以电力部北京技术改进局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来到定边机电厂当电工。那时候定边哪有个电呢,老百姓都点的煤油灯,我们全县就机电厂有一台四十五马力的柴油发电机。”毛裕贵回忆说。发电机也是晚上六点到十点送四个小时的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定边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用电,定边的经济发展必然也离不开电,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要做好电力事业。也是从此,毛裕贵在全县仅有的一台45马力手摇式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到了年,从宁夏马家滩架出一条11万的高压线路,要架到定边再转去其他地方。当时,毛裕贵在负责砖井千伏变电工程技术时,县上要他还要负责土建工程技术。然而他学的是电机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不沾边,虽说略能看懂施工图纸,但施工编号中规定的水泥、混凝土、砂浆的配比、搅拌水量的多少、钢筋的应力结构、绑扎和排放,钢筋砼的养护和初凝强度关系等等一无所知。尽管困难重重,但为了定边的电力事业,毛裕贵就从头学起,在实践中钻研。他白天在工地上检查、督导,晚上在工棚里借着煤油灯微弱的灯光查阅资料,对规程、编号、标准、质量等要求反复背诵强认默记,实在弄不懂的问题就请教陕西送变电公司的工程师,为此经常是通宵达旦,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查阅了多少资料、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啃了多少个硬骨头。
到了年,砖井变电站终于建成,由于从马家滩的电只送到砖井变电站,为了把电送到定边县城,又从砖井到定边架一条10千瓦一万户的线路。
“那时候我在矿井下了第一道操作命令,向定边县城送电。因为变电站距离县城也很近,当我回到县城一进城门,看城里面满街通亮,那可真是激动人心,老百姓都从家里跑出来,在街上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来电了,来电了,那一刻让人感到热泪盈眶。”毛裕贵回忆说。
不仅这一项工作,在定边建设四个变电站的十年间,毛裕贵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工地上度过。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再苦再累,只要为定边发展做点贡献,都是值得的。”毛裕贵说。
舍小家为大家,电力事业交给后来人
谈起为定边电力事业“开荒”的岁月,不论是在荒郊野外工作克服无法想象的重重困难,还是本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他把土木工程的知识一点一点从头来学,但是在毛裕贵看来,与妻子的为这个家的付出相比,这些困难他觉得都不算什么。
毛裕贵和爱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到定边后,对他们最艰难的考验就是适应定边落后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他们一边要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好家庭和4个孩子。在建设变电站初期,他每天吃住在工地上不回家,他的爱人在县印刷厂上班,生产任务也很重。那时四个孩子,最大的小学四年级,最小的才五岁,为了不影响工作,夫妻俩就让两个稍大的孩子暂时休学在家照看两个小的。上班时一把锁把四个孩子锁在家里。
“如果定边电力事业功劳有我一半,也有我老婆一半,她的贡献比我大得多,她担起了家庭所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都从来不拖我后腿,所以我到现在还是感谢她,没有她的支持,可能我都坚持不下来。”毛裕贵说这话时,眼睛又深情地看着坐在一旁的老伴。
工作几十年来,毛裕贵的无悔付出也得到了组织和大家的认可,年至年,他连续获得榆林地区电力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还曾两次获得了榆林地区颁发的“外地知识分子建设榆林积极分子”荣誉;年,他被能源部西北电管局评为高级工程师职称,成为榆林电力系统的首名高级工程师。
在今年8月6日,定边县召开的最美定边人——“来定支边人员”暨杰出人才表彰大会上,毛裕贵老人获得了“最美定边人·杰出人才奖”,他的事迹同样感动着定边人民。
“定边给我这么大荣誉,我自己感觉我也不负定边人民,我对得起定边人,我把我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定边人。我把定边已经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了。”毛裕贵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西迁精神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丰碑,毛裕费用他一生为定边电力事业无悔地付出感染着他的家人。如今,他的子孙们也都在电力岗位上工作着,为定边电力事业奉献着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志东叶子本报记者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