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起,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定边油区派出6名员工参与定边县南高速出口检查站的志愿抗疫服务,经过十数日的抗疫执勤,采三几位志愿者给共事的定边县其它单位的同志和领导们留下了恪尽职守的清晰印象。
---“后座的几位师傅,请把行程码都打开!”
---“我们刚从榆林回来,都是定边本地人,查我们有啥意义?”
---“师傅,我们是根据定边县政府的防疫政策执行检查,所有过往车辆,逐车逐人全部要接受检查的。”
---“我们榆林本地目前没有疫情,把我们也查这么严,有必要吗?”
---“有必要!我们以行程码的记录轨迹为准,不采信驾驶员口头行程介绍,这是我们的工作原则。同时,这里是定边南高速出口,我们在这里执勤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关口筑起一道壁垒,把所有从高速公路流通过来的疫情风险化解在壁垒之外,为的就是要保护咱们定边县的居民,就是要保护好你们,所以咱们本地的师傅们,更加应该理解我们,我们守关不严,那就是对你们不负责任,我们严了,你们才会更安全!”
这是9月7日下午2时许,发生在定边南高速出口的一幕对话实景。防疫执勤队员是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油房庄一区的志愿者周晓林师傅,被检车辆是一辆搭乘三名乘客的黑色尼桑牌轿车。这是连日来,周晓林师傅无数次例行车辆防疫检查中的一个细小片段。
9月初的定边,仍然延续着夏日末尾的高温,已经连续很多天没有降雨降温了,定边南高速出口检查点没有任何遮阳屏障,持续高温后的正午日头,给人一种无处躲藏的炙烤感。55岁的周晓林师傅内着迷彩执勤服,外穿厚拙的防护服,头戴防护帽,手上戴着丝毫不透气的乳胶防护手套,此时已连续执勤两个半小时了。通行的车辆太多,发动机轰鸣声不绝于耳的情况下,要与过往的每一台车辆完成沟通,周师傅需要不断的大声喊话,嗓音早已是沙哑的让人心疼。
面对带有一些抵触情绪的尼桑车驾驶员,周师傅扬起胳膊肘粘了粘脸庞不断渗出的汗水,继续耐心十足的进行着沟通解释,并逐一完成对车上所有乘客的查检。
笔者在一旁默默注视着这一幕时,忽然在周师傅不经意侧身的一个瞬间,看到他背部的防护服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浸出了一大片湿漉漉的汗渍!
“每天都会接触很多高风险地区过来的车辆和人员,把这些风险隔绝在定边县南大门之外,确保县内百姓乡亲不受疫情侵害,是我们当前义无反顾的职责,但首先我们要做到的,还是要防护好我们自己,我们处在抗疫的最前沿,直接与风险地区的人员接触、交涉,如果我们自己疏于防范,被病毒钻了空子,我们的同事、我们的企业必然会受到波及,那也就无从谈起为定边县百姓乡亲提供保护了!”油房庄一区带班小组长张翼一边为自己同时加戴两只口罩,一边与另外两位执勤的同事互相探讨。今晚,他们要当值夜班。
这一次的志愿服务很有意义,守护一城不受疫情侵扰的同时,也呈现了企业员工的风采。所有防护用具穿戴妥善后,夜班的三位采三志愿者面带微笑、热情满怀,大步走向执勤岗位……
作者:张翼本报记者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