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边县境内遭受了年之后最严重的旱情。截至6月29日,全县万亩基本农田中,重度干旱面积达万亩,中度干旱面积达万亩;全县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万亩,未入种面积达万亩。且旱情呈持续蔓延发展之势,干旱发生的范围和影响领域不断扩大,白于山区部分靠分散式供水农户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为克服旱情影响,保障白于山区人畜饮水,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定边县委、县政府压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动员、细化措施,以主动应对的姿态推动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积极动员狠抓抢墒补种
红柳沟镇正在发放抗旱应急物资
安排农业部门按照各乡镇种子缺口摸底调查情况,采购短生育期农作物种子吨(荞麦种子吨,油葵种子46吨,青燕麦种子吨),及时向农户发放,引导农民提前做好播种准备。
红柳沟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指导农户抗旱
组织和调集北部滩区闲置农业机械,做好赶赴白于山区参与抢墒播种的准备,并安排各乡镇根据辖区机械数量、生产任务等,提前做好农机调度规划,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安排县工贸、供销等部门立足职能,保证柴油、化肥、农药等物资充足供应,保障抢墒入种工作顺利开展。年,全县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万亩,截至7月15日,已入种万亩,其中7月10日至12日县域内出现小到中雨后,新播种短周期农作物27万亩(荞麦23万亩,油葵2万亩,青燕麦2万亩)。7月16日晚到7月17日上午,我县出现小到中雨降水,全县平均降雨量5.3mm,降水主要集中在北部滩区及白于山浅山区部分乡镇,现已组织县农业局6个工作组、农技中心和各区域站技术员全员出动,深入乡镇一线,配合各乡镇组织农户再次开展抢墒补种工作。
白泥井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抗旱保收
白泥井错峰供电保障农业灌溉
二是精准摸底保障人畜饮水
姬塬镇徐阳湾村抗旱应急供水点村民正在免费取水
针对旱情造成白于山区农户水窖储水不足、安全饮水受影响的问题,安排各乡镇组织“四支队伍”全面排查辖区农户水窖储水情况,吃清底子。发动水利、应急、消防等部门及油气、新能源等企业,根据储水情况,结合农户家庭人口数及牲畜养殖数,向白于山区农户送水,确保人畜饮水有保障。截至7月15日,累计投入送水车次/辆,为缺水户送水m3,解决户人和1万余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三是夯实责任统筹防汛抗旱
中共定边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旱情出现以来,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启动《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印发《定边县抗旱保播种应急预案》《定边县农业抗旱保播种技术方案》等,并多次召开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6月30日,县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市委书记戴征社同志6月29日来定视察旱情时的讲话精神,并对下一阶段抗旱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7月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对任务进行再明确,对责任进行再夯实,对措施进行再细化。同时,动员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大旱之后必有大汛”的意识,坚决落实防汛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期监测,及时排查隐患,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带班值班制,确保安全渡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