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麻江县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深化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2+1”校地战略合作模式,建立麻江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把研究院建设成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政策研究的新型高端智库,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01打造干部实训基地,推动技能大提质。聚焦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县委党校,充分发挥麻江县乡村振兴研究院干部教育实训基地作用,围绕麻江“”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和“南农·麻江10+10+N”行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技术负责人、农业经营组织负责人、合作社社员、产业联盟成员和种养殖大户等培训,先后承接县内外9个班次余人次开展实地培训,实现理论教育与实地培训有效互补,真正让干部教育培训走出课堂贴近实际,推动“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走深走实,切实带动基层党员队伍提升素质,促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增加农业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
02打造柔性引才基地,推动人才大汇聚。以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和县内具有专业技术的党员干部为重点,柔性引进麻江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校内导师专家团队70余人和麻江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校内外“双导师”38人,形成“柔性引进”和本土人才“柔性使用”的合作融合局面,并聘为干部教育实训基地老师,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干部教育师资队伍。围绕“产学研”,通过产业攻关项目,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作用,借助高校优质资源,积极构建联系对接人才的有效网络,为专家和企业搭建长期合作桥梁,为麻江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智库服务,切实让技术创新在麻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3打造产业孵化基地,推动农业大发展。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实施三大工程打造产业孵化基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实施“保粮工程”,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开发出的山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宣威镇、龙山镇、贤昌镇、坝芒乡4个乡镇建设亩优质锌硒米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年订单销售19.8万元。实施“菊花品牌效应提升工程”,推动建立10亩脆蜜金柑示范基地,开展老果园提质增效建设亩,助力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实施“蓝莓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强农产品品牌“麻小莓”建设,强化标准化栽培管护、加强果蝇和蛴螬防治、提升改良土壤肥力、研发蓝莓新产品等五大环节,建立蓝莓种植示范基地亩,切实打造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的综合平台、乡村建设的典型样板。
来源|麻江县委组织部
编辑|杨丽嫦舒选勇
编审|杨海林
往期精选↓↓↓
黔东南州凯里市:“三员”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黔东南州黎平县:“孔雀归巢”助力乡村振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