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脱贫攻坚已到紧要关头。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如何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就脱贫攻坚工作发出动员令: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
“我们将继续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要求,切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年将实现56.5万人脱贫、29个贫困县摘帽。”这是陕西立下的誓言和决心。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省代表委员表示,要以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的勇气,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经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今年商洛贫困人口有望全部脱贫,县区全部摘帽。”全国人大代表、商洛市市长郑光照说,商洛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市1区6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贫困村个。当前,在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全市积极探索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压茬推进的体制机制。
郑光照建议国家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逐步取消地方配套;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坚持分类施策、试点示范,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试点,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上给予保障,在项目资金、紧缺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教育是兴国之本,立国之基。教育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促进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不可缺位,扶贫必扶智。
张炜表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大力提升贫困地区、贫困户人力资本。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积极参与广西融水县以及我省城固县、略阳县、渭南市临渭区等地的对口帮扶工作,在教育扶贫、党建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获全省年扶贫“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帮扶要抓在点上、帮在根上,必须因地施策。”张炜说,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师资培训+学生启迪+奖助激励”教育帮扶模式,先后承担帮扶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学校的24批余名教师来校跟岗结对培训,派骨干教师赴贫困县讲学授课。在校举办贫困学生夏令营、开展科普讲座、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活动,不但开阔了学生视野,更激励了贫困学子的斗志。
产业扶贫要精准对接资源优势
“在安康成立建筑公司、投资3亿元建新型材料工业园、投融资50多亿元建新机场等项目,大大促进了当地就业。”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义光认为,产业是企业帮扶的资源和优势,将企业自身资源与帮扶地区资源精准对接,才能实现更有效的帮扶。
张义光说,对建筑企业来说,产业扶贫的生命力就在于让贫困群众拥有一技之长。近年来,陕建集团紧扣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去年针对帮扶的安康市,组织了5次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劳务工人技能培训。
“要坚持不懈做好工作,坚定信心不动摇。”张义光表示,在脱贫标准上,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在对接企业和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时,要花心思选项目,防止项目出现“水土不服”。同时,企业应发挥产业运营优势,善于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实现脱贫攻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彰显企业情怀和社会担当。
用心用情用力咬定目标不放松
“精准扶贫不仅要因事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更要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国人大代表、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史贵禄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则梁。”这是坐落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延伸带上的定边县海则梁乡昔日生活的写照。如何让这里的群众实现脱贫?
“从年起,我们给当地制订了4个‘五年规划’,希望到年实现脱贫目标。截至年底,海则梁乡人均收入达8万元。”史贵禄说,“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探索的以产业带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的做法,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今后将加大帮扶力度,到年,让海则梁乡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