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战疫第一岗渭南市第二医院发热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渭南青年网(编辑姚和平)记录战疫一线,传播医力量。站好“战疫”第一岗——医院发热门诊侧记。

“当时患者进来的时候咳嗽,声音沙哑的,问询旅居史时告知我们有武汉接触史,我们立刻高度重视起来。”回忆起在市二院确诊的第一例病例时,发热门诊主任郭宁说到,“虽然该名患者说自己可能就是普通的流感症状,但我们还是第一时间按照标准流程对患者进行抽血检验,给予CT检查,同时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将情况上报疾控中心。”

“当时心里也没想太多,一心只想着对患者的救治,这是我职责所在。再看到患者也开始表现出恐慌,作为医生我除了做好诊疗工作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李龙医师说。

在市二院发热门诊可以看到不断有患者前来就诊,日均接诊百余人,医护人员都在耐心地询问患者基本情况、旅居史,并测量体温、填表登记、采集核酸检测标本……在层层的防护服和护目镜下,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那一双双拥有坚定目光的眼睛,给人以力量。

“这段时间因为风险降低且各单位都在有序复工复产,来(返)渭的人员较之前多了许多,发热门诊平均每天要接诊百余人。”发热门诊护士长李建玲说,“发热门诊是24小时开诊的,之前医务人员紧缺,实行的是12小时工作制,工作强度之大常人是难以理解的。现在能好一些,医院调配了精兵强将来发热门诊,我们就实行了8小时轮班,虽然工作时长减少了,但是因为就诊人员的增多,我们还是不能松懈,医生护士一旦进入诊疗区域连喝水、去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有可能会接触到来自疫区的患者,也是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他们的工作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首要保证的就是患者的甄别,做到不漏一人,把好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肩上扛着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责任,我们必须勇于承担!”李高鹏医师坚定的说到。

郭宁,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原本节前准备与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但在疫情来临时,在医院需要时,她第一个冲进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发热门诊。除夕夜,在千家万户本该团圆,看着春晚吃年夜饭的时候,郭宁主任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在发热门诊忙碌了12个小时,为服务好发热的患者,减少上厕所次数,省去穿脱隔离服的时间,值班期间的她一口水都没喝。给患者测体温、询问有无去过疫情发生地或者接触过确诊病人、询问症状等等,她一一耐心了解,详细登记在册,严格按照筛查流程接诊,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当问到郭主任对于在疫情防治一线工作是否有过害怕、有过退缩时,她笑着说:“比起害怕自己被感染,我呀,更害怕我家那位忘了贴那对我没来得及贴的对联。”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护的最前沿阵地,李建玲护士长过年期间连续值班,他的爱人也在医疗单位值班,孩子放假过年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只有吃饭时间抽空视频报平安。医院医院之一,护士长李建玲看着科室的90后年轻队伍,默默担心起来,害怕科室年轻力量经验不足,但是经过一周的共同作战,这群孩子也真真切切的感动了她,疫情遇上新年,收获的是一颗颗炙热的心:刚毕业上班的小护士,主动请缨顶替夜班;有年近古稀的老同志依然坚守岗位;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整日整夜回不了家...冬天的夜晚寒冷难耐,温度一度低至零下5—6℃时,医院预检分诊值班岗位处于风口处,更是极大地考验着医务人员的体力和意志,市二院这群白衣战士却义无反顾,坚守阵地。

发热门诊一天接收发热病人50例左右,每个病人一套检查下来将近2个小时,全程需要陪检,一天下来喝不上一口水,轮换吃上几口饭,夜间值班最低温度低至零下2—3℃,几处值班岗位处于风口处,夜里更是寒风肆虐冰冷彻骨,极大地考验着医务人员的体力和意志,二院这群白衣战士却义无反顾,坚守阵地。她们是新时代最美天使。

工作之余,摘下口罩、防护面罩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配戴口罩和护目镜,脸上的皮肤被压出了一道道红痕,脱掉橡胶手套的双手肿胀且布满褶皱,但是他们从未叫苦叫累,总是用一张张洋溢真诚的笑脸,温柔的说着我们没事,休息一下就好,我们把这第一班岗站好了大家才能安心。

在这场阻击战中,正因为有了与市二院发热门诊主任郭宁、陆巧医师、杨咏护士、边珍护士等等一样的千千万万敢于奉献,拥有大爱的医护人员,所以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迎来春暖花开。

工作场景

工作场景

郭宁

李高鹏

李建玲

李龙

工作场景

记录战疫一线传播医界力量

来源:中国医影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0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