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在定边县冯地坑村的一块塬峁上,近千亩荞麦已经收割,旁边地里种植的药材板蓝根,正泛着青绿的颜色,在气候逐渐转凉的秋天里茁壮成长。
“这块地有65亩,今年都种了板蓝根。预计一亩地纯收入五百元,一年下来能收入三万多元。再过十多天,板蓝根就能收了。”村党支部书记冯玉聪说。
顺着板蓝根地向南望去,一条大沟的对面,正是罗崖窑村民小组所在地。过去,村民要来到这块近千亩土地上开展生产,需绕道冯地坑村的一条大路,经过一个小时多的路程,才能进到田间地头,把宝贵的劳动时间都花在了路上。
为了解决村民生产需求,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在村庄和农田之间的大沟里新修了一条生产道路,大大缩短了村民前往田里的距离和时间。今年64岁的罗崖窑村村民张广清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我在那块有几十亩地,原来走的路要转个大圈子,一个来回二十多里路。路打通后现在十分钟就到了地里,非常方便。”张广清说。
若要富,先修路。在宁陕交界处的冯地坑村董新庄组沟川底,有一条道路是连接董圪崂、董新庄、老庄几个地方往来的主要生产道路,过去多年来一直靠修建土桥通行,后被洪水冲垮,导致农用车辆无法通行,生产全靠人背畜驮。为了减轻村民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益。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通过与村民商议,修建了砖砌混凝土桥,彻底保障了村民秋收季节的生产通行。
“这座桥虽然小,却方便了几十户村民的生产生活,更是盘活了多亩土地,摆脱了人背畜驮落后的耕种收方式。”冯地坑村第一书记薛春青说。
冯地坑村是冯地坑镇党委政府所在地,街道商铺和流动人口多。今年以来,冯地坑村以冯崾先村组为试点,对村主街道路两侧以及中心广场道路进行了地砖铺设、植树绿化、街道亮化、农户院墙粉刷,并按照统一标准和农户的改造诉求,打造了整齐划一的村庄院落门厅等,大大提升了村庄的颜值。
“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改善了,下一步我们主要发展的思路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等,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薛春青说。
记者李志东王疆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