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江县坚持以党建引领,聚焦强基固本筑堡垒,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点燃红色引擎建强基层“桥头堡”
走进龙山镇龙山村林下竹荪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树林下,一排排戴着黑帽子、穿着白裙子的竹荪长势喜人。“这亩竹荪长势不错,第一期已收获干荪斤,9、10月份还有两茬可采摘,按照元/斤计算,第一期预计销售收入可达21万余元。”村支书李克军欣喜地说。
(龙山村支书李志军小账本)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里无产业支撑、村民积极性不高……龙山村曾是龙山镇挂了号的“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各项事业滞后,经常拖镇里的后腿。年,该村致富带头人李克军因政治信仰坚定、能力素质较强、群众基础好,被组织选任为村党支部书记。
发展能力不足,发展资源缺乏,发展思路有限,曾是贫困村基层组织的“通病”。面对最后的贫困堡垒,近年来,麻江县全面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包帮”工作机制,以“干部下基层、党员当先锋、力量到一线”为抓手,从党政机关选调精干人员组建驻村扶贫小分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目前全县名干部与户人开展结对帮扶,名县乡干部下沉脱贫攻坚一线,名驻村干部(其中第一书记37人)真蹲实驻。同时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各村“两委”领导班子,让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脱贫攻坚一线生根发芽。
(在龙山村林下竹荪种植基地务工的当地村民)
“只有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硬了,工作实了,才能推动脱贫攻坚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通过探索实践,全县建立党建扶贫“双推进”创新模式,用党建活力激发脱贫动力,呈现出组织强化、队伍优化、阵地量化、党群联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烤干的竹荪)
培育致富能人激活人才“蓄水池”
今年38岁的杨仕虎是金竹街道隆昌村的党支部副书记,自年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北京一家公司负责策划宣传、品牌推广以及公关处理等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辛打拼,杨仕虎不仅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家庭的生活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
可是他并不满足于此,家乡的一草一木仍然牵动着他的心。想到村子里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乡亲们致富增收无途无径,这个离家远行的年轻人总是感到一阵阵心酸。而每年春节后,游子外出务工,一幕幕扎心的离别场景,更是让他萌发出一个想法:“一定要把家乡发展起来,让隆昌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有钱赚,免去游子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
年,杨仕虎毅然辞掉高薪工作决定返乡创业,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杨仕虎的黔隆生态园)
“要将人留住,发展产业才是关键。但是发展什么好呢?”杨仕虎陷入了深思。通过深入调研和摸索,杨仕虎先后投入余万元打造了麻江县集农家特色菜、烧烤、休闲垂钓、民宿、会务接待、蓝莓采摘等吃住休闲一体化的黔隆生态园山庄,带动16人固定就业,农忙时节帮助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对发展周边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地村民在杨仕虎的蓝莓基地务工)
近年来,麻江县结合当地实际,针对贫困地区党员群众普遍面临的缺思路、缺技术等难题,麻江县推出了“升级版”——以抓实农村党员群众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队伍为重点,探索实践了一条“强组织、建基地、育能人、扶大户、带农户”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双推进”新路子。目前,全县共培育村级后备力量人,其中致富带头人人。
(当地村民在杨仕虎的基地务工)
创新“抱团”模式跑出发展“加速度”
“小堡坝区占地余亩,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在坝区发展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产业,亩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元增收到现在的1元以上。”在杏山街道小堡坝区蔬菜基地,小堡村支书张兴杨算起了收入账。
(杏山街道小堡村坝区蔬菜种植基地)
据悉,过去青山、小堡、靛冲三个村寨因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产业落后,是全县深度贫困村。年,麻江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三村地域相近、民俗相通、资源相同、产业相连的特点,于当年9月组建三村联合党委。
乡村要发展,群众要致富。三村联合党委以组织联心、工作联动、产业联产、基地联建的“四联法”为抓手,坚持“高位推动有力、基层组织得力、帮扶单位倾力、驻村干部用力、村小分队给力、群众积极出力”的原则,有效整合人、财、物资源,促进三村联动发展、抱团发展、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弱村抱团发展的新路径,书写了麻江县深度贫困村的战贫奇迹。截至目前三村先后争取到资金万元,通过“联合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项目57个,发展蓝莓、蔬菜、中药材、花椒、精品水果等余亩,受益农户户人。
(杏山街道靛冲村“山春园”蓝莓种植示范基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摘了穷帽子还要下力气巩固脱贫成果。三村联合党委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保持冲刺姿态、攻坚状态,让贫困村寨发展的后劲强起来,群众前进的脚步快起来,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本期编辑:李道美投稿邮箱:lmmj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