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江县以“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生态家园”为主题,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
紧扣宣传教育全覆盖目标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学校教育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二是以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为契机,在全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党史天天学、业务知识每周学、专题系统学、红色革命教育活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谌贻琴书记在黔东南州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覆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定“五个高度认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筑牢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想基础。
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载体
一是把县委党校作为全县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培训基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授课内容,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以“”工作新思路为抓手,在官井湖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集“展厅参观、文化体验、技艺实训”三大功能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基地,通过“光、声、影”等形式展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成果,让中小学生以及参观各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把教育基地建成全县各民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三是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创建效果。今年以来,以县委统战部、第二中学、爱心家园等11家单位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样板进行培育,打造互观互学示范点。同时,积极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推荐评比表彰,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截止年,全县共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13个(名),其中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名,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模范个人2名,获得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个、模范个人6名,获得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1个,获得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个,获得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个。推动多彩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着力推动麻江特色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社会团体活动,积极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多彩黔东南民族服饰设计大赛等活动,支持各民族群众办好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构建麻江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一是积极参与举办的马鞍山元旦游园会、非遗活动周等活动,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二是支持办好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统筹资金20余万元,积极支持复兴、基东、卡乌等民族村寨办好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支持隆昌小学、坝芒中学、河坝小学等各中小学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双语教学。四是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古籍搜集、古籍传承人登记普查、保护等工作。共编纂文字资料26份近30万字;完成调查项目录音、录像分钟,总计音像资料40余盒(张);拍摄照片余幅,收集民间作品共10件,还发现了一批如岩莺的麻江型铜鼓、六堡的古书籍、平定的清代土司印等珍贵的可移动文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