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馆藏铜铁器鉴赏

国风-文锦汇-:42来自文锦汇

定边县属于榆林市,古为雍州、梁州之地,又称“三秦大地”。其纵贯南北,连通东西,是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域。在古代中国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数千年来,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为陕西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唐乾封泉宝

直径2.7毫米,穿径0.8毫米。内外有郭,钱文楷书旋读“乾封泉宝”。

宋缠枝菊花纹铜镜

直径15毫米,缘厚7毫米。

宋重楼仙人铜镜

直径99毫米,缘厚8毫米。圆形,腰钮,高浮雕纹饰,钮上方重楼,楼两侧飞二鹤,钮左右二仙人,边为二侍者,钮下正中饰莲花一朵,花旁左右各立一鸡作欲斗状,鸡尾处左饰一朵五瓣梅花,右饰一朵九瓣菊花,莲花下一莲叶,莲叶左饰宝珠,右饰书卷。镜体较薄,窄折沿,青铜铸造。图案复杂生动。

宋缠枝菊花铜镜

直径22毫米。圆形,半球形桥钮,体薄,宽扁,外斜边刃。镜背饰浮雕式缠枝菊花两枝,图案稍模糊。镜体红、绿、黑锈色相间。保存完整。镜面较大,制作规范。

汉铜印

通高22毫米,长24毫米,宽21毫米。方形印面,拱形钮,中开圆孔,印文阴刻篆书,印文清晰。

元铜佛像

高毫米,底座宽72毫米。头戴高宝莲花冠,面相丰满,双目半合,屈双手于胸前捧珠,身披通肩衣,结踟跌坐于园坛之上,空心,多锈,通体有鎏金痕迹。制作工艺一般。

宋帽顶铜饰件

长6毫米,宽40毫米。呈树叶状,上部扁平中起脊,下部为球状体。球体上端二周凹弦纹,下端二周凹弦纹,中部孔状联珠纹。应是武士头盔上饰件。

元“卍”字铜花押

高14毫米,长44毫米,宽44毫米。四出桥行钮,印体扁平,印面呈棱形,局部镂空,印文为朱文。图案中部方框内为“卍”字纹,上下角为半圆,左右角为“米”字纹。造型别致,印文清晰。

元花押

长28毫米,宽26毫米,高16毫米。圆形,四周有齿,背有钮,造型别致。

明“喜生贵子”铜镜

直径毫米,缘厚2毫米。圆形,半球钮,钮肘四方框内楷书阳文“喜生贵子”四字,框间饰四朵折枝花叶纹,外凸弦纹一周,窄折沿,呈盘状。通体绿黑红锈。

明鎏金释迦牟尼铜坐像

通高毫米,座长毫米,宽毫米。螺发,高肉髻,双耳垂肩,长肩直鼻,面相清瘦,身披袈裟,右祖,腰束裙,屈左手挡胸,掌向内,屈拇指、中指、无名指,绕说法印,伸右手覆于右膝上,结触地印成道相,两腿盘起,结跏跌坐,右脚脚心向上,置于左大腿上,左脚脚背压在右大腿上,为降魔坐,半圆形仰覆莲须弥座。青铜铸造,空心,通体鎏金,制作精美,纹饰精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明铜普贤菩萨像

通高毫米,底座长毫米,宽80毫米。通身有鎏金痕迹,菩萨头戴莲花宝冠,冠中高发髻,缯带附肩,面相端庄丰满,目下视,胸前饰满璎珞,伸右手覆于右膝,左手仰置于腹,掌心向前,屈拇指、无名指,坐于白象之上,椭圆形底座。

明须弥座铜菩萨像

通高20毫米,底径毫米,宽7毫米。头戴宝冠,长髮,束冠中成高髻,缯带垂肩,面相清瘦,端庄,目下视,帔肩露胸,胸前缨络,两手伸胸前,左手持宝瓶,右手持钩,腰束长裙,两腿盘起,结跏跌坐于降魔坐,飘带穿肘,后搭于膝。须弥座,上部树叶形双层仰莲成台,下部三台,座近椭圆形,通体鎏金,多脱落,座背有七字阴刻铭文“xx弟子唐熙造”。青铜铸造,空心,保存基本完整。

清铜香炉

高15毫米,口径98毫米。黄铜质,盘口,短颈,扁腹,圆底,三高蹄足,足上端饰兽面,口沿至颈部立长耳,器型规整。

清东岳大帝铜造像

通高毫米,底径92毫米。头戴冠,尖耳下垂,面相丰满,目下视,颌下飘垂三绺长胡须至胸前,身披带帔肩长袍,下着裙,腰带盘结下垂,双手捧玉笏,足登云鞋,正襟危坐于椅形台座上,座前阴刻“都市大王”四字。青铜铸造,空心,通体黑锈间红、绿锈。制作稍精,造型协调,衣纹流畅,面相逼真。

汉铁箭头

长毫米。长形,箭头为菱形,双面刃,箭尾是条形。

明“卍”字纹铁砚

长毫米,宽17毫米。砚整体为长方体,底面略大于砚面,砚面矩形,挝四角,前端为马蹄形浅池,后端为月牙形池,边有“山”字形连体笔架,正侧面大方镂空,两侧各有二方连续“卍”字镂空,笔架下侧为简笔“寿”字镂空,平底,四角有矮短四足,砚体中空。铁铸,稍见锈痕,制作精良,设计匠心,应是庙宇中判官所用之物。

清乾隆三十七年铁磬

高毫米,口径22毫米。敛口,圆腹圆底,内空,近底处开四圆孔,近口沿两条弦纹中间饰水波纹,腹部阳刻制作年代、弟子姓名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3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